2003年门、窗框用硬聚氯乙烯(PVC)型材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合格产品
门、窗框用硬聚氯乙烯型材是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要的组成原材料,加入适当的抗冲改性剂、热稳定剂和光屏蔽剂,经挤出成型,大多数都用在组装塑料门窗。PVC塑料型材具有节能、节材、保护自然环境、有较好的耐侯性和抵抗腐蚀能力,防火性能好,可加工性强等特点,是国家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城镇现有建筑节约能源改造的重要建材产品。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基本的建设项目和房地产开发项目,带动了全国门、窗框用硬聚氯乙烯型材(以下简称PVC型材)行业的迅猛发展。经过了近二十年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大中型PVC型材生产企业都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掌握了较为成熟的工艺方法。但众多 小企业由于其人员素质相比来说较低,技术力量薄弱等坏因,产品质量上的问题突出。
为了促进全国PVC型材行业规范发展,提高行业总体质量水平,国家质检总局对PVC型材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山东、浙江、江苏、安徽、福建等10个省、直辖市的54家公司制作的54种产品,合格46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5.2%。
本次抽查根据结果得出,一是国家跟踪监督抽查促进了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格外的重视,提高了企业的质量意识,使PVC型材产品质量水平较为稳定。二是大中型企业技术力量雄厚、加工能力强、质量管理体系健全,产品质量保持了较高的水平,连续3次国家监督抽查,大中型企业的PVC型材产品合格率都在90%以上,小企业由于加工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人员素质较低,检验手段不齐全,造成这一些企业的产品质量水平较低。
1、PVC型材主要不合格项目集中在低温落锤冲击和加热后尺寸变化率上。这两项指标不合格的产品加工成塑料门窗易脆裂、易变形,将极度影响门窗的正常使用。本次抽查有7种产品低温落锤冲击不符合规定标准要求,占本次抽查不合格产品总数的87.5%。造成产品不合格的根本原因是, PVC型材型腔设计不合理,使型材在挤出成型时不流畅,局部阻碍高分子材料内应力的均匀分散,形成应力集中点;或是为降低成本,减少型材及型材内腔加强筋厚度;或是加入较多的填充料,而造成低温落锤冲击性能不合格。有3种产品加热后尺寸变化率项目不合格,还在于部分企业为增加产量,盲目提高生产速度但冷却系统跟不上,冷却水温降不下来,冷却定型时间不充分,使型材受热后严重收缩。本次抽查的辽阳恒嘉化学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恒嘉”牌80推拉框产品,经检验低温落锤冲击、加热后尺寸变化率、加热后状态3项主要指标均远低于国家标准的要求。
我国地城广阔,各地区天气特征情况差别很大,而且形成各自的门窗使用情况。在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室内室外温差大,要求门窗保温和密封效果好;在沿海地区时有台风肆虐,降雨量大,要求风窗抗风压和水密性能好。少数企业在开发产品和引进项目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没有考虑到产品要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
我国的PVC型材行业主要通过引进生产技术和设备建立起来,有些型材结构的密封性或抗风压强度不能够满足我国市场的需求,这就要求各生产企业不断摸索创新,进行技术改造,结合国外类型的PVC型材的优点,生产出符合本地区使用的产品,使PVC型材的产品结构体系日趋完善。
由于没有统一的宏观规划及合理地布局,不考虑市场容量,造成局部地区生产能力远大于市场需求量,市场出现激烈竞争。部分企业销售形势极不乐观,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为维持生产的正常运转,纷纷降价销售,造成资金困难或成本偏大,只可以通过在型材中少用树脂、多掺填充料或提高生产速度,增加单位产量,降低型材厚度等手段。这样使产品的质量迅速下降,不足以满足正常的使用要求。
受世界建材行业发展的新趋势的影响,积极开发环保节能的建材,带动了整个PVC型材行业的发展,大量的小型生产企业纷纷投入这个行业。这一些企业投资少,引进的设备均为国内落后产品或已被淘汰的产品,再加上管理上的水准低,人员素质差,缺乏专业方面技术人员,在生产的基本工艺并不成熟的情况下就投入生产,造成产品质量下降。本次抽查了20家小企业生产的20种产品,产品抽样合格率仅为75.0%,分别比大、中型企业产品抽样合格率低25和15.3个百分点。本次抽查的8种不合格产品中,小企业就占了5种,充分说明小企业由于其加工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其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这一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加大对设备的更新和技术改造的力度。
针对本次抽查结果,国家质检总局将责成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法等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对此次抽查中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依法做处理,限期整改。同时,公布一批抽查中较好的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引导消费者正确选购。国家质检总局将继续对该类产品质量进行跟踪抽查,促使PVC型材产品行业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为广大购买的人创造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