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出机辅机

产品信息

  因为,提出“美国制造业撤离中国”的是库德洛,他是美国白宫首席经济顾问,顾问就是幕僚、参谋,只有发表建议的权力,没有决策的权力。

  但是,当下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困境,以及全球逆全球化的思潮,确实值得非常重视。

  全球疫情下,中国制造不可能独善其身,各国在供应链上是彼此高度依赖,哪怕100道工序里面只有一道工序在人家那里,人家不复工,你这里也没有办法。

  而且,全球因为疫情导致的市场衰退、生产停滞,给中国制造在量上带来极大冲击。而且,也确实有一部分产业,开始往西方回流。

  一个软件,能跑出高分,绝不只是因软件本身设计得当,更需要底层的操作系统。“中国制造”在供应链上的演化,就是一个“操作系统”。你可以搬迁走一些工厂,但很难复制中国制造业的“操作系统”。

  西方国家治理恢复的慢,而且单个工厂的迁出,并不能影响中国制造的根基;越南等新兴市场国家,回旋的余地更小,控制疫情能力还不如中国,制造业反倒会回流中国。

  很多搞生物学、病毒学的朋友告诉我,疫苗至少也要一两年的研发时间,而且这样的一个东西是要靠运气的。

  中国不可能长久切断和世界的联系。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中国迟早也必须得接受与病毒长期共存。

  1. 对于具体企业而言,会有不少破产。如果你现在的企业,经受不住至少半年的考验,那么能破产,可以早点破产,或者被收购。

  2. 现在有一些企业也在逆势扩张,在不断扩产。因为它们行业所满足的线下需求,都是真实验证过的需求,只是因为疫情被暂时压制,疫情过去会有很大的反弹,这个意味着谁能活到当时,整个市场就都是谁的。只要现金流能撑得住,现在扩张是成本最低的时候。

  所以,对制造类企业而言,下一步如何规划,首先是要看清自己是刚说的两类中哪一类。

  西方国家的一系列动作,无论成功与否,都至少反应了一种情绪——他们正在丧失对于中国的信任。

  这种忧虑的情绪是真实的,并且会与国内的各种忧虑情绪产生共振,让国内陷入更加担忧的状态。

  实际上,尽管短时间之内,西方的工厂还搬不走,但情绪会影响人类对于未来的预期。也就是说,存量可能也就那么着了,但是增量就不一样了。西方国家具体的增量,会发生在与安全相关的产业建设上。

  在过去,主要是军工类产业,西方国家的制造业再怎么外移,也不会把军工产业转出去。但是现在,“与安全相关的产业”范围扩大了。

  前段时间,中国供应的部分KN95口罩,在美国检测出问题,美国人提出质疑。

  我们的发言人,以及国内很多舆论都说:“如果你嫌我的口罩不合格,那你就别用啊。”

  从我们的角度,可能觉得非常“战狼”,但是从听者角度,别人会认为这是拿口罩来威胁人家,口罩被“武器化”了,上升成为一个与安全有关的问题。

  请记住:一切成本优势,都是建立在不涉及安全问题的前提之下。一旦涉及安全问题,西方将有可能不顾一切代价,重新建厂生产。并且,对于“安全”相关产业的定义,也会随着不信任的上升,而逐步扩大其边界。

  可以说,真正对中国制造业造成冲击的,不是自然界的病毒,而是放任这种“不信任”和“分裂对立”肆意发展。

  “战狼式”思维认为,世界是不可信任的。但实际上,世界在某一些程度上是可信的,如果完全不可信,那还加入WTO干吗?加入那么多国际组织干吗?

  所以说,“战狼式”的玩法,是不能持续的。你越战狼,自己距离世界就越远,世界也越会孤立你。

  加入国际组织,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与世界有着依存关系。所以,至少在这种关键时刻,应该有理性的声音站出来——绝对不能逞一时口舌,误了大局。

  而且,越是社会底层,越愿意“战狼式地逞口舌”,最后反过来,受伤最严重的还是自己。

  一方面是只重建与安全相关的。那么像玩具、服装、日用品这些,还会留在中国。

  但是,整个中国制造业仍会面临整体的萎缩,企业间竞争加剧,“蓝海”慢慢的变少。企业之间会发生极度价格战,利润被极大压低,研发的能力也随即萎缩,中国的制造业会陷入一种低水平循环,技术进步的能力极大下降。

  此时,中国政府会加大投资,拉动需求。再加上整体的需求仍在增长,中国忍受几年,凭借内需,仍然能够继续跑得动。

  虽然会跑得比过去辛苦,但是西方要重建同样是需要时间的,在重建过程中的这几年里,从外观上来看中国还可能比西方发展得更好。

  另一方面是,西方国家经过几年的系统重建后,会形成一套独立于中国的生产体系。而西方的技术和创新远远强于中国的,再加上基础研究强大,政策优惠,人才会迅速聚集。

  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技术,很可能与西方脱钩。这就加大了西方在技术创新上的优势。

  中国会努力自救,前10年、20年,能够发挥现存技术剩余红利,继续向前冲。但是20年后,等进入西方下一代技术后,中国迭代差距跟不上,经济也就走不下去了。

  而且,中国的优点是重化工业和电子产业,属于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会被信息技术来反向定义其价值。但是,中国在信息产业上,并没什么难以被替代的优势,有些关键领域还大大落后于西方。

  前段时间,界面新闻、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都有报道,中国制造的KN95口罩,被美国检测出低劣产品过多,质量不合格,因为没有办法一一分辨,被美国FDA整体移出了口罩供应商。

  这个事情,对中国的冲击很大。因为检测试纸、呼吸机等,是人命相关的事情。它不比一个普通玩具,质量没达标,影响没那么大。

  实际上,真正有质量上的问题的口罩,就是那么几个,一些浑水摸鱼的商家,败坏了整个中国制造的名声,让中国所有的口罩制造商无订单可做。

  这一事情,跟瑞幸一样,数据造假,打了所有中概股的脸,让整个投资市场,对中概股失去信心。一个“老鼠屎”,搅坏一锅汤。

  所以说,比丧失订单更可怕的,是丧失信任。劣质产品和造假,对中国制造,是比肺炎更恐怖的“病毒”。

  现在,舆论经常说,我们现在有很多“伪创新”,就是搞一些噱头,玩一些概念,对产品的使用,没什么实际影响。

  美国多是从0到1的原创发明,我们往往是从1到100做的比较好,就是在生产中,不断地改良,不断地迭代进化。这是我们的一种比较优势,尽管没有从0到1那么高价值,但仍值得鼓励,说它是“伪创新”,有点刻薄。

  前几天,我跟一个口罩厂的朋友访谈,他说:“做防护口罩需要熔喷布,而高端的熔喷布基本都在韩国。”

  他说:“熔喷布有一个很重要的工序叫驻极,就是让熔喷布带上净电荷,带电前和带电后,口罩对病毒的吸附能力能差出一倍多,所以驻极工艺对于熔喷布的品质十分关键。而韩国做出的熔喷布,净电荷的存留时间比中国的高出一个数量级。”

  他说,不是,设备都是一样的,重点是工人的手艺。一样的设备,不一样的手艺,做出来的东西是不同的。

  所以说,“工匠人才”十分重要。这就好比新东方厨师学校毕业的人,同样的照着菜谱炒菜,味道是不一样的。这背后的区别,就叫“手艺”。

  这种“手艺”,学校是教不了的,得靠长时间的积累和悟性。我在《溢出》一书中,把这个称为“隐性知识”。

  中国制造距离高端制造,很多时候,不在于设备和技术,就是缺的这种“隐性知识”。要培养这个,没有别的办法,需要稳定的“工匠人才”队伍,以及足够多的制造产业和长时间积累。日韩,都是这么过来的。

  中国距离制造强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要想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国,不能依靠炒房地产、炒金融、吹IT泡沫,而是需要务实精神,通过脚踏实地、培养扎实的实业做支撑。

  当下,直面的现实是,很多中小企业熬不住了,但中小企业解决了国内80%的就业,是就业的主力军。

  而且,无数中小企业,构建了中国制造的产业链。如果这一轮中小企业无法保住,很可能会动摇整体中国制造的根基。这种影响,就不可估量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贾跃亭透露法拉第未来完成第 12 台车的零部件采购,去年售出 4 台、租赁 6 台

  夫妻都是中国人,却生出混血婴儿,3次亲子鉴定后,妻子坦白线独行输给绿衫军时,你才明白收视率为何会断崖式下跌 !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