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app官网下载

产品信息

  在一亿年前,松辽盆地还是一片湖泊,湖底生活着大量的藻类。在缺氧事件和地质运动后,这些水生植物被埋在了地底,经过几千万年的复杂变化,最终在地底形成了一个油田。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提到石油,天然气和煤是三大化石能源。化石能源一词中的“化石”即Fossil,之所以得名化石能源,是因为这些能源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时间变成的。那么,石油这个全球消耗量最大的化石能源,到底是由动物遗骸变成的,还是植物遗骸,还是古代真菌呢?

  说到石油,大家能想到的是从油井中喷涌出的、黑色的、黏稠的液体。但实际上,石油及石化产品本身的颜色形态是多种多样的,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烃类化合物,以饱和烃为主,含有少量芳烃等不饱和烃。经过精馏,分离不一样的温度下的产物,就能初步得到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石蜡、沥青等N种粗加工产品。当然原油中也含有硫化物、氮化物等杂质,这些杂质不仅会在燃烧时生成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还会腐蚀运输管道,所以原油还要经过加氢、脱硫等工艺,除去杂质后才能加工。

  石油不但可以作为燃料,还可当作化工原料。我们用的口罩,里面的聚丙烯熔喷布就是石油化学工业产品。可以说,石油制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最左边那瓶黑色的是原油,之后从左到右的精馏温度依次增加,第二瓶就是高纯度的汽油,最右边则是沥青。

  在学校的课堂上,老师拿了一组样品到教室,是大庆油田的原油及其不一样的温度的馏分。比较颠覆笔者认知的是,高纯度的汽柴油其实是很清澈的。汽油接近无色,柴油则是浅褐色。

  汽油样品闻着有一股很重的油漆味,很刺鼻。原油闻着有淡淡的酸味和夏天马路上的沥青味,在样品管里根本摇不动,从底部安安静静地躺着。精馏重组分(沸点高的组分)比蜂蜜还黏稠,而沥青就跟原油一样,黏稠到摇不动了(注意:沥青是液体)。

  石油在形态上与岩层中的固态的“化石”形态相差甚远,成份上也并非一般的矿石。那么问题来了,这么一坨黑乎乎的东西,怎么知道它之前是什么生物呢?

  在学术界,关于石油的来源,一共有两种学说。一个学说为石化油学说,大概意思就是石油是由地壳岩层里面的碳形成的,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另一种则是学术界主流观点,即生物沉积变油学说。

  依照生物沉积变油学说,石油是古代生物质在地底下经过复杂演化得来的。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关键:地底下。你没看错,就是这一个词。这个词包括了N多条件:

  再联想一下,与石油同年代的岩石,大概率是跟石油被埋的深度差不多的,而岩石里可能会含有当年的古生物化石。那么,我们是不是把石油埋藏区的岩石挖出来看看,这样的一个问题就大概有答案了呢?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庆油田的研究员对松辽盆地的页岩、油岩(通俗点就是含有石油的岩石)进行地质研究。研究之后发现:松辽盆地之前是一片湖泊。

  研究人员在岩石中发现了藻类和水生动物的化石,化石中最典型的有两种:轮藻和叶肢介。现存的轮藻只生活在浅水水域中,要求生活水域为弱碱性,多数生活在淡水中,少数生活在半咸水中。叶肢介在生物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叶足亚纲、介甲目,现存属种主要生活在陆地淡水水域中,如果水体含盐量在0.05%-1%、PH值在6.6-9.5,就能迅速繁殖。

  陆上水域,淡水,微咸,弱碱性。这几个条件凑在一起,读者们是不是能想到这是什么地理环境了呢?没错,湖。而研究人员在岩石中发现的这些生物化石,生活条件又几乎与湖泊全部符合。之后研究人员又发现,这个地层是白垩纪的。白垩纪距今1.45亿年-6600万年前,形成石油的年代也够了。而且研究表明,这个古代湖泊之前经历过一次缺氧事件,形成石油的条件基本都得到了印证。

  通过这个研究,至少我们能推断出,石油应该是水生生物的生物质演变来的。那我们怎么断定是植物还是动物呢?这时候就要用到化学分析了。

  我们先复习一下,生物界三大类无非就是动物、植物和真菌。一亿年前的真菌已经进化出了几丁质外壁,而之前的地质研究也未曾发现真菌的踪迹,真菌形成石油的猜想基本不可能;而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核心区别,是有无叶绿体。动物界几乎不存在含有叶绿体的生物,而叶绿体里富含叶绿素,那么我们就能这么说,动物不含叶绿素,植物含叶绿素。

  可能有人会说,植物还有纤维素形成的细胞壁,动物没有。第一,细菌其实也有细胞壁,只不过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第二,现代研究发现,植物的纤维素与木质素是另一种化石燃料——煤的形成原料。纤维素的碳原子骨架结构与煤的类石墨化结构(碳原子以正六边形排布,连接成层状)很相近,化学上也印证了煤是植物变化而来的猜想。

  于是,我们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这么一个猜想:如果石油是植物变化来的,那么古代植物的叶绿素应该会变化成了一种化学物质,检测到这种物质,那石油就是植物变的,反之就是动物变的。好巧不巧,正好有一种化学物质符合预期:马来酰亚胺类物质。

  这是马来酰亚胺,它的同系列物质都是在其基础上加各种取代基,比如甲基、乙基、苯基。

  同样是在松辽盆地的页岩油岩取样,研究人员检测了马来酰亚胺类在岩石样品中的含量。马来酰亚胺类已经确认是叶绿素的降解产物或衍生物。那事情就简单多了,只要检测一下松辽盆地的样品里有没有这种物质,基本上这样的一个问题就尘埃落定了。

  经过检测,松辽盆地的样品中,存在相当含量的马来酰亚胺及其衍生物,并且检验测试发现,苯基取代的马来酰亚胺系列占总量比值较高,而且埋藏深度越深、有机质成熟度越高的岩石样品,苯基取代的马来酰亚胺系列含量占比越高。同时,研究人员检测到了几种特殊的马来酰亚胺类:Me,i-Bu马来酰亚胺和Me,n-Pr马来酰亚胺。这两种物质来源于光合绿硫细菌。光合绿硫细菌的存在,也证实了松辽盆地古湖泊曾经经历过缺氧事件。

  现在,我们基本确定了,石油是植物遗骸变成的,而且在这种变化中,水生植物占主导地位。但是可能还会有人说:你这验的都是堆石头,原油呢?好,直接化验原油。

  这份检验报告,检验的样品是珠江口盆地的原油样品。研究人员直接在原油中检测出了马来酰亚胺类物质。随着埋藏深度增加,生物降解程度逐渐降低。这也是怎么回事我们从图中看到一个峰值的原因:随着深度增加和生物降解程度的增高,马来酰亚胺类物质的含量呈上升趋势。

  现在,我们基本就能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了:在一亿年前,松辽盆地还是一片湖泊,湖底生活着大量的藻类。在缺氧事件和地质运动后,这些水生植物被埋在了地底,经过几千万年的复杂变化,最终在地底形成了一个油田。

  可能读者还在疑惑,松辽盆地在哪里?为什么选择这一个地区的样品?那我们不妨拿出地图来找一找大庆油田,没错,大庆油田就在松辽盆地。大庆油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现的第一个油田,也是松辽盆地地区发现的第一个油田。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甩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