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PVC供应维持增长,需求受房市影响偏弱减缓,PVC国内自给率达到109%,外贸出口成为消化国内供应压力的主要方式,且全球区域内供需不均衡,出口存在较好机遇,然随着贸易壁垒增加,市场面临挑战。
隆众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至2023年国内PVC产量保持稳增态势,从2018年的1902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2283万吨,然国内市场消费未能同步增加,2018年至2020年消费为增长期,然2021年开始持续下滑至2023年,国内供需关系有供需紧平衡转为供大于求。
从国内自给率方面,也能够准确的看出,2020年前国内自给率保持在98-99%左右,然2021年后自给率升至106%以上,PVC面临供应大于国内需求压力。
PVC国内供应过剩量从2021年开始从负值快速扭转为正值,且规模在135万吨以上,从出口市场依存度来看,2021年后从2-3个百分点快速升至8-11个百分点。
正如上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国内PVC面临供应缓增与需求缓降的矛盾局面,推动对外出口市场呈现增长趋势。
从出口国家和地区来看,中国聚氯乙烯主要出口到印度、东南亚、中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印度是中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其次越南、乌兹别克斯坦等需求也快速增加,其下游大多数都用在管材、薄膜及电线电缆产业。另有日韩、南美等地区进口PVC大多数都用在建筑、汽车等行业。
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中国聚氯乙烯出口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如PVC颗粒、PVC粉、PVC糊树脂等,占出口总额的60%以上。其次是PVC初级产品的各种合成产品,如PVC铺地材料、PVC管、PVC板、PVC薄膜等,占出口总额的40%左右。
随着全球贸易摩擦及壁垒呈现增长态势,PVC产品面临国外市场反倾销、加征一定的关税、政策标准的限制,叠加因地缘冲突等带来的海运成本的波动影响。
2024年年初印度提出对进口PVC进行反倾销调查,据目前初步了解官方尚未有定论,根据相关规则反倾销税政策的落地预计在2025年1-3季度,目前有传闻提前至2024年12月执行,尚未证实,无论上述何时落地或税率高低,均将对中国的PVC出口产生不利影响。且外商担忧印度反倾销税的实施,导致中国PVC在印度市场的需求减少,临近落地时期前更加规避或减少采购,进而影响整体出口。
BIS认证政策在8月进行了延期,从目前形势及认证进度来看,不排除12月底继续延期执行。如果印度的BIS认证政策不延期,将对中国的PVC出口产生直接的利空影响。这要求中国出口商一定要满足印度的BIS认证标准,否则将没办法进入印度市场。
由于国内PVC出口多数执行FOB(离岸价)方式报价,因此海运费用的上涨增加了中国PVC出口的成本,使得中国PVC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上的优势减弱。样本出口签单量下降,出口接单将维持弱势,这进一步限制了中国PVC的出口量。
此外,美方对我国出口存在加征一定的关税的可能,预期利空PVC相关制品如铺地材料、型材、板片材、玩具、家具、家电等等领域的需求,具体影响尚待后续政策落地。
为此,为应对风险,建议国内出口商建立多元化市场,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开拓更多国际市场;提升产品质量,满足更多国家的认证标准,提升产品竞争力;努力控制成本,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以应对海运费上涨的影响;加大对政策研究,重视主要出口市场的政策动态,及时作出调整出口策略。